“广厦奖”(非住宅类)项目评价标准
(2015年修订稿)
一、总 则
1.1 为了科学、公正、公平的评选“广厦奖”非住宅类房地产项目,依据《“广厦奖”管理办法》,特制定本评价标准。
1.2 “广厦奖”非住宅类项目是指由房地产开企业组织开发的,在统一的物业管理下,总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以上的、以商业为目的的经营性房地产项目,包括购物中心类、写字楼类、酒店类、会议会展中心类、商业街区类、交通枢纽商业类、社区商业类、地下商业、工业园区类(标准厂房)和复合型商业建筑类等。
1.3.项目交付使用或开业一年以上,运行与经营良好。
1.4 本评价标准包括四个评价指标体系:
(1)规划与建筑设计评价指标体系;
(2)施工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3)产业化技术应用评价指标体系;
(4)公共(设施设备)配套与运营服务评价指标体系
1.5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定量评价方法,即每项评价内容设定“标准分值”,根据申报项目实际建设情况,对照“标准分值”打出“实得分值”。四个体系“实得分值”权重后相加即得到项目“综合评价总分值”。各地评选机构依据申报项目“综合评价总分值”确定排序,取得较高分值的非住宅类地产项目作为本地区“广厦奖”推荐项目。
1.6 除本评价标准外,申报非住宅类房地产项目应符合国家相关规范和国家和地方相关法律、法规及其他专项和强制性技术标准。
1.7 “广厦奖”(非住宅类)候选项目参照此标准执行。
二、评 价 指 标 体 系
2.1 规划与建筑设计评价指标体系
(1)申报项目的规划设计要符合城镇规划的要求,并符合当地商业规划要求,与城镇空间和街道景观相协调,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建筑。
(2)申报项目应能反映出建筑的功能特征,体现出时代风格和鲜明的个性,在同类公建中具有突出的代表性;整体建筑能有效发挥功能价值、空间价值和设备价值,能全方位的满足人们现代化的使用需求,
(3)申报项目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注重所规划项目使用全寿命过程中节约资源(节能、节水、节材、提高土地利用率),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使用者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城镇环境。
(4)规划与建筑设计评价指标满分100分。规划与建筑设计评价指标及分值统计见“表2
表2.1-1 规划与建筑设计评价指标及分值统计表
序号 |
项目 |
主要评价内容(需提供书面资料) |
标准 分值 |
实得 分值 |
1 |
规划结构 |
规划合理、布局紧凑,场地内人、车、物交通组织结构清晰且与外部交通衔接顺畅。满足各主要安全、防护、救助的需要(评价主要方面:总体规划平面、建筑与周边关系、环境评估成果、密度控制指标、消防救助及无障碍设计等) |
20 |
|
2 |
城市设施 |
区位特点明显,周边城镇道路设施完善。公共交通便捷,场地的出入口选择合理(正确)、停车方式与数量满足要求。日常所需的商务和生活服务设施齐全。(评价主要方面:区域规划、商务和服务设施、道路和公共交通) |
20 |
|
3 |
功能空间 |
功能分区合理、空间布局适度,交通流线清晰、通畅、便捷;室内通风、光照、隔声等条件良好;空间构成特点明显,舒适宜人,满足工作(生产)、观赏、游览、休闲、娱乐、购物、消费等环境要求。设备、设备配置完善、实用;(主要评价方面:功能分区、空间组合、面积分配与楼、电梯等指标、公共空间、功能空间及服务空间的展示与标识系统、水平与垂直空间人、车、货流组织、人文关怀设计等) |
30 |
|
4 |
造型风格 |
建筑尺度适宜,造型明确,色彩与质感丰富,体现地方文化与历史发展,能够实现商业功能,同时兼顾经济性和审美性需要。(主要评价方面:造型效果、建筑色彩、艺术表现、文化内涵、商业功能等) |
20 |
|
5 |
环境景观 |
建筑与景观一体化设计、建筑与场地互为依存、室内与室外空间相融合。满足使用者户外展示、聚会、交往、休闲、娱乐等需要(评价主要内容:景观与绿化、场地与交通、小品与标识、各类自然与气象条件利用与防护等) |
10 |
|
合计分值 |
满分100 |
|
2.2 施工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1)申报项目施工质量符合国家有关的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和质量管理条例要求,并处于当地或全国同类项目的领先水平。
(2)对施工质量的评价要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中。要通过查阅备案材料,了解施工管理和施工资料备案的水平;要通过实地勘察单体工程、室外工程,了解工程的施工质量实际水平;要通过收集(住户、)用户的反馈信息,了解工程验收竣工交付使用后状况;综合起来得出对施工质量的全面正确评价。
(3)工程质量应达到国标《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评价标准》中规定的优良工程质量评价指标要求。荣获地市级政府颁发的施工质量奖的项目可将获奖评价结果直接计入“表2.2—
(4)施工质量评价指标满分100分。施工质量评价指标及分值统计见“表2.2
表2.2—1 施工质量评价指标及分值统计表
序号 |
项目 |
主要评价内容 |
标准分值 |
实得分值 |
|
1 |
结构 工程 |
结构梁柱尺寸、平整度;表面及细部质量;防护涂层(钢结构);地下防水工程等是否达到优良工程评价标准要求、 |
10 |
|
|
2 |
屋面 工程 |
防水材料质量及防水效果;排水坡度;屋面板瓦材料铺设质量;细部构造等质量是否达到优良工程评价标准要求, |
6 |
|
|
3 |
装饰 装修 工程 |
地面、抹灰、吊顶、隔墙、饰面板(砖)表面及细部质量;门窗、幕墙安装质量;装修细部工程质量;外墙墙面横竖线角、散水、台阶外观等质量是否达到优良工程评价标准要求 |
6 |
|
|
4 |
给排水 采暖 工程 |
管道坡度及支架安装;卫生洁具及给水配件安装;散热器及设备、配件安装;消火栓安装;管道及设备防腐和保温;地面排水口及地漏施工等质量是否达到优良工程评价标准要求 |
5 |
|
|
5 |
电气 安装 工程 |
电线管、桥架、线槽及吊架安装;导线及电缆敷设;接地防雷装置安装;照明灯具开关、插座安装;配电箱柜安装质量是否达到优良工程评价标准要求 |
6 |
|
|
6 |
智能 建筑 工程 |
综合布线、电源和接地线安装;动力监控中心设备布局;机柜、机架及配线安装;模块及信息插座安装质量等质量是否达到优良工程评价标准要求 |
5 |
|
|
7 |
通风 空调 工程 |
风管制作及部件支架安装;设备及配件安装;空调水管、管道保温;机组安装质量等质量是否达到优良工程评价标准要求 |
6 |
|
|
8 |
电梯 安装 工程 |
轿箱运行;开关门和平层系统;信号系统;机房设备安装质量等质量是否达到优良工程评价标准要求 |
6 |
|
|
9 |
消防系统 |
室外消防给水系统、防火间距、消防交通道路及扑救面质量符合国家现行规范的规定 |
5 |
|
|
10 |
道路、广场、庭院 |
硬铺装色调和谐、材质均匀、接缝平直 |
4 |
|
|
11 |
台阶、坡道 |
表面平整,符合无障碍设计要求 |
4 |
|
|
12 |
散水、排水沟 |
施工细致,符合排水要求 |
4 |
|
|
13 |
绿化种植、水体、建筑小品等 |
细部处理到位,整体观感良好 |
4 |
|
|
14 |
市政设施、管井等 |
施工质量均好,符合规范和环境景观要求 |
4 |
|
|
15 |
建筑及广场照明 |
安装规范,安全可靠。并烘托建筑整体效果 |
4 |
|
|
16 |
施工资料备案质量评价指标和分值统计表 |
材料、产品、构配件出厂质量合格证明文件 |
3 |
|
|
施工试验报告、见证取样和送检记录 |
3 |
|
|||
地基、基础、主体结构验收和施工记录 |
3 |
|
|||
施工图设计文件修改、变更、交底记录 |
3 |
|
|||
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日志 |
3 |
|
|||
管道试压资料 |
3 |
|
|||
电气绝缘接地资料 |
3 |
|
|||
合计分值 |
满分100 |
|
|||
注:本表标准分值为各项规定的满分值。达不到满分项目,要求根据工程建设情况打出实际分值。
2.3 产业化技术应用评价指标体系:
(1)申报项目应具备较高的科技含量。能应用成熟先进的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较大幅度地将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并能带动区域性建筑业的发展。
(2)申报项目建设中采用的技术体系,要满足国家规定的相关技术政策和经济政策;突出解决工程建设中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的关键技术;强调技术的配套集成和系统整合,有效地优化各种资源配置,为提高工程的综合品质、延长使用寿命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
(3)申报项目在建设过程中注重建筑部品的配套应用,大力推广通用化、标准化、系列化的建筑部品,提高了工程建设的工业化水平。
(4)产业化技术应用评价指标满分100分。工程中采用的产业化技术包括在本评价指标体系之内的,按标准分值得分;未包括在本评价指标体系之内的,每增加一项技术可增加3分。产业化技术应用评价指标及分值统计见“表2.3
表2.3-1 产业化技术应用评价指标体系
序号 |
分类 |
技术分类 |
分值 |
得分 |
|
1 |
建筑与结构 |
1、新型有效结构体系应用 |
20 |
10 |
|
2、有效建筑围护体系应用 |
5 |
|
|||
3、室内隔墙标准化体系应用 |
5 |
|
|||
2 |
节能与新能源利用 |
1、建筑外围护构造节能及措施 |
20 |
6 |
|
2、设备、设施节能与能源回收技术 |
4 |
|
|||
3、新能源技术利用 |
6 |
|
|||
4、综合能效水平 |
4 |
|
|||
3 |
节材与工业化水平 |
1、可再生建材利用 |
9 |
3 |
|
2、工业化部品集成应用 |
4 |
|
|||
3、全装修率 |
2 |
|
|||
4 |
交通设备与管线技术 |
1、新型建筑管材应用 |
3 |
1 |
|
2、交通设施节能技术 |
2 |
|
|||
5 |
环境保障技术 |
1、水资源节约与合理利用 |
20 |
5 |
|
2、建筑再生台地(屋顶、平台等)再利用 |
5 |
|
|||
3、有害排出物处理与在回收技术应用 |
5 |
|
|||
4、环境能动优化与绿化景观 |
5 |
|
|||
6 |
智能化管理技术 |
1、设备集成技术应用 |
13 |
4 |
|
2、安全与防护管理技术应用 |
4 |
|
|||
3、信息与网络化技术应用 |
5 |
|
|||
7 |
施工建造技术 |
1、新型高效施工与安装技术应用 |
10 |
4 |
|
2、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应用 |
3 |
|
|||
3、无污染施工技术与环境保护措施 |
3 |
|
|||
|
|
|
|||
8 |
其他新技术 |
关键新技术及部品材料 |
5 |
5 |
|
分值合计 |
|
2.4 公共(设施、设备)配套与运营服务评价指标体系
(1)申报项目应设置必要的公共设施,以保证人们的使用(出行)活动方便和安全。设施的选择标准即要满足当前使用要求,又要适应未来发展需求,应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2)申报项目应考核其公益性和社会服务意识,重点评价设施的配置数量和配套完善程度,能保障公共设施发挥公益效能。
(3)申报项目应根据功能特点设置相应的公共场所,为人们提供系统的服务,营造有益于丰富人们文化生活和身心健康,有益于社会和谐的氛围。
(4) 对于一些特定专业场所的设计,应符合相应的设计规范、标准要求,尤其对人员集中的场所必须通过防火、环保和卫生主管部门的审查,以确保人身财产的安全。
(5)申报项目建设应在建筑设备选型和功能配置方面处于较先进水平,能达到高的性能标准、高的技术集成和高的质量保障要求,实现高的舒适程度和高效的现代化管理。
(6)申报项目应在设备运行管理方面有所创新。重点评价设备在节能降耗方面的优势和取得的效果,突出对采暖、空调、照明和电梯运行管理的评价。
(7)公共设施评价指标满分100分。公共设施评价指标及分值统计见“表2.4
表2.4-1公共(设施、设备)配套与运营服务评价指标及分值统计表
|
项目 |
主要评价内容 |
标准 分值 |
实得 分值 |
1 |
公共服务设施 |
配套齐全、设施完善、使用便捷、标准适当。 |
10 |
|
2 |
停车场(库)设施 |
车位充足、标识醒目 , 系统完善。各类通行道路分合有度,行(驶)顺畅。 |
10 |
|
3 |
标识指示设施 |
标识系统表达清晰、位置醒目、可视性强。 |
8 |
|
4 |
安全、应急设备 |
设备先进、应急启动灵敏,全面满足安全使用要求 |
6 |
|
5 |
照明与亮化环境 |
照度清晰、满足商业需要、 |
6 |
|
6 |
运营管理评价 |
项目运营对物业升值的影响,(重点评价年营业额、客流量、出租率等)。 |
10 |
|
7 |
区位评价 |
该地区发展商业地产的潜力。(重点评价所在区域经济指标、人口构成等)。 |
10 |
|
8 |
招商与品牌评价 |
项目招商与定位的匹配程度以及吸引知名品牌的能力(重点评价业态组合、租金、消费者的满意度等)。商业项目的营销推广和品牌塑造 |
10 |
|
9 |
物业产权 |
产权是否相对集中,由一家专业物业管理公司统一管理。 |
6 |
|
10 |
管理制度运营与服务方式 |
评价项目有科学完备的运营与服务组织架构及规章制度体系,岗位职责明确,制度无缺项。建立客户服务中心或客户管家制度,创新服务模式。 |
10 |
|
11 |
环境管理 |
景观维护、交通组织与路面(广场)维护、公共配套设施维护与保洁等 |
6 |
|
12 |
设备设施管理 |
设备运行、维护保养实行岗位责任制,设施设备运行正常;一年内无重大操作及管理责任事故,(重点评价供电系统、消防系统、电梯系统、给排水系统等)。 |
8 |
|
合计分值 |
满分100 |
|
注:本表标准分值不设中间分值,只能选择没有括号或有括号的分值其中之一为得分值。
三、综 合 评 价
3.1综合计分方式
上述四个评价指标体系的评价合计实得分值分别乘以各项权重系数得到权重得分。四项权重得分相加即为该申报项目“综合评价总分值”,见下表“表3.1-1“。“综合评价总分值”是确定入选项目排序的依据。
表3.1-1 综合评价总分值表
序号 |
评 价 体 系 |
权重 系数 |
分项合计 实得分值 |
权 重 得 分 (分项合计实得分值×权重系数) |
1 |
规划与建筑设计评价指标体系 |
20% |
|
|
2 |
施工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
20% |
|
|
3 |
产业化技术应用评价指标体系 |
20% |
|
|
4 |
公共(设施设备)配套与运营服务评价指标体系 |
15 25% |
|
|
综合评价总分值 |
100% |
|
|